上庐山天池寺

使君五马一踟蹰,为爱匡山胜不虚。
亭出御书天子鄣,水成仙乐圣僧庐。
微阴液雪瑶时破,寒色留枫绣自如。
未有仙才同谢监,将分佛地卜吾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庐山天池寺》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天池寺的壮丽景观和历史底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嘉靖丁未年(1547)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续稿》。
  1. 诗歌原文
  • “使君五马一踟蹰,为爱匡山胜不虚。”
  • “亭出御书天子鄣,水成仙乐圣僧庐。”
  • “微阴液雪瑶时破,寒色留枫绣自如。”
  • “未有仙才同谢监,将分佛地卜吾居。”
  1. 诗歌赏析
  • 景致描绘:《上庐山天池寺》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庐山天池寺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色。诗中“亭出御书天子鄣”“水成仙乐圣僧庐”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寺庙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寺庙在历史长河中的深厚文化积淀。
  • 文化意蕴:“微阴液雪瑶时破,寒色留枫绣自如。”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天气的多变和景色的秀美,而且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哲理思考:“未有仙才同谢监,将分佛地卜吾居。”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态度,即使没有像谢灵运那样的才子相助,也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修行之地。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天池寺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反思。

通过对《上庐山天池寺》的详细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天池寺的一次生动描写,更是一次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