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铃阁隐欹梧,竹影徐移拂茗垆。
雪后郧山俱献玉,春来汉水不藏珠。
将登服政心犹懒,欲数前非念已徂。
了却朝天无一事,已拚清兴到屠苏。
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余五十矣
介绍
“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余五十矣”是明代文学家王慎中所写的一首诗,出自《与焦弱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独自坐在书房里尝试作诗时所感受到的岁月流逝、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丙辰除夕偶题
岁除夜对越席上偶赋
乙亥元日,余独坐案头,试为新岁之作。时年已五十,忽忽若有所失。遂书数语以自宽解云:
岁序更新,物情如旧。
江山不改其形,人物有异其寿。
吾年五十,忽忽若有所失。
乃为新岁之词,聊以舒卷。
不知天地之悠悠,今古共一时。
但觉年光如流水,去而不返,来者何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活苟存,皆非所愿;惟愿死而无憾,庶几得遂平生之志。
余生平好读书,喜作文。
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亦尝游京师,谒名公大人。
然终无所用,徒增惭耳。
故于岁时,辄发愤思力,或为诗,或为文,或为记,或为传。
盖欲以此自娱,而兼以遗世也。
余性不耐繁华,又好山水。闲居无事,则游山泽,访隐士。
或渔于溪谷之间,或钓于江汉之上。
乘清风,披绿水,逍遥自适,真所谓寄傲于岩泉之上者也。
然而富贵贫贱皆有命,岂独人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余之所以乐道而忘归欤!
夫岂特富贵贫贱之所致哉?
盖天命有常,人事有时。
天之降才也,各有时宜。
或出於草野之间,或出于卿相之门;或仕或隐,或贵或贱;或寿或殇;或富或贫,皆有命焉。
余之生于乱世之中,不幸遭逢,不得见古人之治世。
然犹幸能见古人之未死者。
使余得以窥圣贤之心,究性命之理,而知进退存亡之道。
此余之所以乐道而忘归欤。
呜呼!余生七十有六,忽忽若有所失。
今岁既过,来岁复始。
苟生者不死于忧患,而死者不死于贪功求名。
则虽生之日短,死之日长矣。
是以知生死之分,固非人所可强也。
虽然,余之生也,未尝无意於天下国家之事。
而顾反以文章学问自娱自乐乎?
虽然,余之死也,亦当有传于后世者。
岂独以文章学问传之而已乎?
嗟乎!余生七十有六,忽忽若有所失。
是岂余之所愿哉?
然天命之谓我也。
余何能为哉!
此余之所以乐道而忘归欤!
“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余五十矣”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感慨。他通过回顾自己五十岁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刻,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