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偕体干太仆过饮丰乐亭

路穷平楚近还疑,忽敞空亭碧四垂。
延尽绪风仍岸帻,踏残凉月更飞卮。
催花别按渔阳掺,拂藓仍看幼妇碑。
莫讶深更未成别,风流今古并吾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偕体干太仆过饮丰乐亭》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中晚期尤为突出,不仅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和《弇州山人续稿》,还留下了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2. 原文:路穷平楚近还疑,忽敞空亭碧四垂。延尽绪风仍岸帻,踏残凉月更飞卮。催花别按渔阳掺,拂藓仍看幼妇碑。莫讶深更未成别,风流今古并吾师。
  3. 作品背景:《月夜偕体干太仆过饮丰乐亭》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不详。当时正值明朝的中后期,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文人聚会的一种生活状态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继承。
  4. 作品赏析:从诗歌内容来看,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光下畅饮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画面,以及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高雅的生活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放松,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
  5. 艺术手法:王世贞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他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其次,他在诗句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酒樽”、“凉风”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也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此外,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王世贞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热烈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6. 历史意义:该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明代文人生活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月夜偕体干太仆过饮丰乐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献。王世贞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