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写近况

三抛符印返江乡,其奈差池五十强。
懒胜世情无一可,醒多春夜亦成长。
文章薄晓才难继,儿女粗安事未偿。
甚欲掩关抽二藏,天宫净土总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写近况》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收录在《定香堂集》中。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近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一、诗歌原文及翻译

  1. 诗歌原文
  • 偶写近况聊复尔,不关风月只忧时。
  • 闲来漫把新词读,不觉诗肠已断之。
  1. 诗意解析
  • 首句“偶写近况聊复尔”表明,作者是在偶然间记录下自己的近况,这并非出于关心风月之事,而是更多地担忧时局。
  • 次句“不关风月只忧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担忧,不是关于风花雪月的闲情逸致,而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 第三句“闲来漫把新词读”描述了作者在空闲之余,随手翻阅诗词以解闷的情景。
  • 末句“不觉诗肠已断之”则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因忧愁而感到悲伤,以至于连诗兴都消失了。

二、诗歌鉴赏

  1. 艺术风格:《偶写近况》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位诗人兼思想家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并将其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达。
  2. 思想内容: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它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三、文学影响与评价

  1. 历史地位:《偶写近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视为晚清文人的典范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
  2.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思想和情感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偶写近况》作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其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内涵,更在思想上传达了他对时代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