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生象先

父客吴趋一见寻,翩翩公子更词林。
才清似得颜延笔,橐在全无陆贾金。
偶自履霜宁入操,居然爱日有余心。
衡门幸少孤臣泪,浊酒新凉取次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汪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而非《红楼梦》中的角色。这首诗作于李白游历泾县桃花潭时,表达了他对好友汪伦深情厚意的留别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李白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描绘山川河流的宏伟壮观,也有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深沉。
  1. 创作背景
  • 《赠汪伦》是李白在泾县桃花潭游历时写下的一首赠别诗,体现了李白对友人汪伦的深厚情谊。泾县位于今天的安徽省皖南地区,桃花潭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是李白此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1. 诗句解析
  • “李白乘舟将欲行”:这句描述了李白准备启程的情景,通过“乘舟”和“将欲行”展现了李白即将离开的预兆,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
  •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里描绘了岸边传来的歌声,表明有朋友正在送行。这种场景增添了离别时的温馨与不舍之感。
  • “桃花潭水深千尺”:这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对比桃花潭水的深度来突出友人汪伦情谊之深。同时,“不及汪伦送我情”则直接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厚友谊的珍视和感激。

《赠汪伦》是李白在泾县桃花潭游历时所作的一首留别诗,以其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李白诗歌的魅力,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友情价值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