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定量移离邑无美索赠

计吏尚书有谯诃,量移才子未蹉跎。
中牟岂少循良状,即墨其如左右何。
舄影天疑元会误,琴声人许练川多。
殷生似向儿童约,竹马无妨郡绶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嘉定量移离邑无美索赠’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志向的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中后期,王世贞在官场上经历起伏,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这首诗可能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官场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2.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情感。特别是“中牟岂少循良状,即墨其如左右何”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形象,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政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计吏尚书有谯诃”,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上的挫折感;而“琴声人许练川多”则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持和乐观态度。

  4.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和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5.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王世贞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写照。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思想追求。

‘徐嘉定量移离邑无美索赠’不仅是王世贞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特点,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