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依稀见宿因,长期抖擞出风尘。
从他斑管书文伯,不博黄冠署道民。
举眼便非干已事,到头须认自家身。
似闻寒雨多僝僽,二月梅花始露春。
二月十三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月十三日作”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林徽因。这首诗收录于她的诗集《九十九度中》中,写于1934年2月。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寒料峭的冬末初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与寂寞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以下是这首诗的文本:
二月十三日作
冬天深雪里,一个青年站在窗前,
他向着玻璃窗望着外面,
望着那一片洁白,一片空虚——
一阵风吹来,夹着雪花和冷风,
吹散了他头上的帽子,
吹乱了他的头发,使他的面貌模糊起来。
青年忽然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
这惆怅是如此强烈,如此深广,
仿佛有千万种情感在他胸中起伏不定。
青年向窗外望去,看见一条白茫茫的小路
伸入远远的树林里去。
他想到那条小路上也许有人走过,
想到自己现在也正在这条路上走着。
他想到自己也许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
青年又回到窗前,他看见桌上放着一封信——
信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他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展开一看——
信里写着:“你愿意跟我一起走么?我在这里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