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幼圜以古隶见贻赋此报谢仍乞书国风

鸟翮山头王次仲,鸿都门下蔡中郎。
似分晋季鹅池墨,流作梁清练水香。
柿叶过霜红满地,芭蕉含雨碧堆床。
二南须为纵横写,老去风人有面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幼圜以古隶见贻赋此报谢仍乞书国风》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载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粤中诗集》,其内容为:我闻昔有华幼圜者,善写古隶。尝以古隶见贻赋此报谢仍乞书国风。读之如观古人图画,恍然入神境矣。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作者对华幼圜赠予的古隶书法和自己请求书写《诗经》中“国风”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追求。整首诗语言精炼而富有诗意,通过对古人图画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华幼圜赠予古隶书法和请求书写《诗经》中“国风”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