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纵可敌扬雄,才鬼那能胜葛洪。
仙字啮完还作蠹,古文雕尽仅名虫。
迂谋欲寄千秋后,夙业都收一寸中。
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
将断文字缘作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断文字缘作此》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王世贞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在《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一)》中,“春来约略保残身,第一先教笔砚尘”这两句,生动描绘了一位文人面对岁月流逝、身体逐渐衰老的现实,依然坚守内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这种对知识、学问的尊重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正是王世贞诗歌中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王世贞的诗歌创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二)》中的“冰弦断尽琴心显,藓匣埋深剑气真”,便是通过描绘古琴和长剑这两种具有深刻文化象征意义的物品,传达出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守护的坚定信念。这种对古典文化的尊崇,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王世贞的诗歌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情感世界。如“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天空的景象,更隐喻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力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联系,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王世贞的《将断文字缘作此》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哲学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