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宗伯同唐张娄三子见饯至新洋江始别

新洋江口好停舟,淡月笼烟破暝愁。
君卧可能忘象阙,予行终拟问菟裘。
娇歌易作双青眼,别酒难禁两白头。
总是秣陵多胜地,却惭人唤凤凰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大宗伯同唐张娄三子见饯至新洋江始别》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新洋江口好停舟,淡月笼烟破暝愁。
    君卧可能忘象阙,予行终拟问菟裘。
    娇歌易作双青眼,别酒难禁两白头。
    总是秣陵多胜地,却惭人唤凤凰游。

  2. 作者介绍

  •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王世贞在嘉靖丁未年(1547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续稿》等著作。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江边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离别前的宁静和哀愁。首句“新洋江口好停舟”,描绘了江口的景色与船泊之景,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 次句“淡月笼烟破暝愁”,运用“淡月”和“笼烟”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夜幕下江面的孤寂感,同时也暗示着离愁的情绪。
  • 接下来的诗句“君卧可能忘魏阙,予行终拟问菟裘”,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行程的期待与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这里的“魏阙”和“菟裘”分别象征着朝廷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两种生活的向往。
  • 结尾两句“娇歌易作双青眼,别酒难禁两白头”,通过对比“娇歌”和“别酒”两个场景,强调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 最后一句“总是秣陵多胜地,却惭人唤凤凰游”,则是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感到惭愧,因为人们呼唤着他如同凤凰一般的存在。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之作,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融合。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王世贞成功地表达了他对友情、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