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何缘有避雠,为贪山色秣陵游。
间从方外称司马,懒向田间诧故侯。
王谢风流杯底出,秦淮烟月画中收。
官衙不少如渑酒,君但来过缓客愁。
赠谈参军思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谈参军思重》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古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出生于太仓(今属江苏苏州),嘉靖丁未年(1547年)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还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续稿》。王世贞的创作涉及诗歌、散文、赋等多种体裁,其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诗词原文及解析:《赠谈参军思重》,诗的首句“清世何缘有避雠”,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紧接着,“为贪山色秣陵游”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接下来的诗句中“间从方外称司马,懒向田间诧故侯”,反映了王世贞对官场的疏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王谢风流杯底出,秦淮烟月画中收”,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既有文人墨客的雅兴,也有市井生活的情趣。
文学手法与表达特色:此诗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特别是通过描写山水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志向,使得诗歌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有深厚的思想性。
《赠谈参军思重》作为王世贞的一部代表作,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艺术风貌的重要资料。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