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相归不能待寄之

桐柏江头春雁稀,故人闻向日边归。
扁舟欲系遥相待,万户清霜夜捣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子相归不能待,寄之:桐柏江头春雁稀,故人闻向日边归。扁舟欲系遥相待,万户清霜夜捣衣。”(明·王世贞)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人的深情与牵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面。诗中的”桐柏江头春雁稀”,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天的江头,稀疏的春雁飞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人的归来。这里的”故人”可能指的是远方归来的亲人或者友人,他们的归来成为了诗人心中期盼已久的事情。

在诗的下半句”扁舟欲系遥相待”中,诗人用”扁舟欲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期待和盼望之情。诗人想象着自己的小船停泊在江边,等待着远行的朋友。”遥相待”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来时刻的渴望和不安。这种情感的张力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期待又忐忑。

最后一句”万户清霜夜捣衣”,则通过”万户清霜夜捣衣”这一意象,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所在的社会环境。这句话暗示了诗人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看重。夜深人静时,人们纷纷起床劳作,为即将归来的亲人准备衣物,这一场景与诗人心中的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不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