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杨柳答

秋来憔悴不关情,客鬓霜华枉见轻。
一夜东风对吹却,请看何处绿还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杨柳答》是元代诗人陈樵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妾来咏柳三月初,美人未字杨柳枯。
    美人脉脉金芙蕖,不泣前鱼伤后鱼。
    阿娇黄金不复馀,白头曲成银笔书。
    曲成未用银笔书,相如明日刺相如。

  2. 诗歌背景:陈樵是元代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主题思想:此诗以春日咏柳为题,借杨柳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通过对比美人与杨柳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4. 艺术特色:陈樵在诗歌中巧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例如,将美人比作杨柳,既形容其美丽动人,又暗指其命运多舛;将“黄金”比喻为美人,暗示她曾经的辉煌;而将“银笔书”比作白头,则寓意着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5. 文学价值:《代杨柳答》不仅在内容上富有哲理,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它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6. 文化影响:《代杨柳答》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广泛传颂,还激发了许多诗人的创作灵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代杨柳答》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