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矗作西南柱,主人行吟读书处。
为文雅受罗池法,有子能工天马步。
只今行年六十七,宣发朱颜美无度。
更约它时大药成,笑与群仙弄烟雾。
寿柳州六山陈封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柳州六山陈封君》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位长寿且学识渊博的文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人崇高地位的尊崇以及对智慧与长寿双重祝福的美好愿景。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寿柳州六山陈封君》的创作时期是明朝,这是一个文风鼎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的“六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如江南某地的名胜之一。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追求精神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审美情趣。
诗歌意象解析:王世贞通过“六山矗作西南柱”这一形象化的描绘,传达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雄伟壮观之感。同时,“主人行吟读书处”暗示了该文人雅士的文化底蕴及其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情感寄托与象征意义:王世贞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个人志向。通过对陈封君的颂扬,诗人不仅表现了对前辈学者的敬意,也寄托了个人对于学问和智慧的追求和向往。
文学技巧和语言风格:王世贞的诗歌以其严谨的格律、精炼的语言及深刻的哲理见长。《寿柳州六山陈封君》运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偶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形式上的选择,不仅符合古典诗歌的艺术规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动听。
通过对《寿柳州六山陈封君》的全面赏析,可以发现,这不仅是对一位古代文人的赞美,也是对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它展示了古人对于知识、自然和人生智慧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文人士大夫群体的推崇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