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春闷

窗外闲丝自在游。隔山花鸟弄𨊵辀。一庭芳草怨清幽。
权把束书钩午梦,起沽村酒泼春愁。放教残日过墙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春闷》是一首由王世贞创作的词,创作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他以其丰富的文学和学术成就著称,其作品包括诗、文等多种体裁。以下是对《浣溪沙·春闷》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王世贞,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曾任南京刑部尚书等职。王世贞工诗文,且涉猎广泛,在多个朝代中都有所建树。他的文学、学术成就尤为突出,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觚不觚录》《弇山堂别集》等著作。
  1. 诗词原文
  • 细雨斜风翠幕幽,湿云一片罩春楼。
  • 楼中心绪冷如秋。
  • 香热博山烟带闷,鸟啼邻屋韵含愁。
  • 小梅无语倚墙头。
  1. 主题内容
  • 此词表现了士大夫在春天时节的闲散情绪。通过对细雨、湿云、冷意以及孤独的小梅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词中的“一庭芳草怨清幽”,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哀婉。
  1. 艺术手法
  • 词作运用了精细的观察和形象的比喻,如“隔花山鸟弄軥辀”,“小梅无语倚墙头”,这些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 通过使用“权把”等字眼来表达一种暂时放下事务,享受片刻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某种生活哲学。
  1. 文化价值
  • 作为明代文人的词作,此词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浣溪沙·春闷》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特色,成为研究明代文学和士人心态的重要资料。

《浣溪沙·春闷》不仅是王世贞个人的一次艺术尝试,更代表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闲适生活及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文学作品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