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秋思

金堂凤䗶匀红泪。帘外一钩霜满地。鸳鸯被冷不成眠,两点瞳人剪秋水。
千回万结心头事。熨贴相思裁两字。不须支枕盻天明,十二时愁从此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秋思》是元代诗人邵亨贞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在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邵亨贞是元代著名诗人,其创作涉及诗词、散文、散曲等多个领域,尤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以及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原文如下:
    锦屏香断。谁在朱楼吹玉管。唤起凄凄。不似河桥听得时。
    云阶月地。长忆青灯*络纬。秋满闲门。断送潘郎瘦几分。
  • 翻译为:
    锦绣屏风中香气已断,谁还在朱楼里吹着玉笛?勾起了我心中的悲伤,不像在河边小路上听到时那样。
    我常常回忆起那明亮的月光下的青灯下,有只蚊子在嗡嗡作响。秋天的阳光洒满了我的家门前,使我不禁感到一丝凄凉,仿佛连我都开始消瘦了几分。
  1. 主题与思想内容
  •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愁。诗中的女子在秋天的夜晚,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 这首诗还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女子的社会地位、婚姻自由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暗示手法,使得整首诗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多层次。例如,“锦屏香断”中的“香”象征着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唤起凄凄”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1. 文化影响与传播
  • 《减字木兰花·秋思》不仅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元代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此外,这首诗还被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减字木兰花·秋思》不仅是一首表现了深刻情感的古诗,也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