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寄怀

浮萍只待杨花去。况更廉纤雨。鸭头虚染最长条。酝造离亭清泪、几时消。
珊瑚翠色新丰酒。解醉愁人否。薄寒撺送汝南鸡。偏向碧纱厨畔、醒时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寄怀》是明代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萧瑟秋色、分飞的双燕以及陆凯赠梅的故事,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心情。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朝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与李攀龙并称“后七子”,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 创作时间:《虞美人·寄怀》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大约在万历年间。
  1. 作品原文
    浮萍只待杨花去。况更廉纤雨。鸭头虚染最长条。酝造离亭清泪、几时消。珊瑚翠色新丰酒。解醉愁人否。薄寒撺送汝南鸡。偏向碧纱厨畔、醒时啼。

  2. 诗词赏析

  • 借物抒情:词中借萧瑟的秋色、分飞的双燕以及陆凯赠梅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之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艺术特色:该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浮萍”、“杨花”、“长条”、“离亭清泪”等,将秋天的凄凉和离愁别绪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全词贯穿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相见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内心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忧愁与期待。

《虞美人·寄怀》不仅是明代王世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