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部周明宇兵备淮扬

粉署含香大雅才,宪邦新命汉廷推。
人如水部初停草,地是扬州好咏梅。
淮海风声传露布,邦沟月色映霜台。
春农处处销金甲,将相勋名取次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水部员外亲赴扬府》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秋,当时周明宇因母亲病重,被召赴扬府任兵曹掾。在赴任前作此诗赠别水部员外郎。

首联“楚人留楚客,江树正秋风”,写诗人为友人饯行的情景。楚地人把楚地人称楚人,把在楚地做客的友人称为楚客,这是用楚国风俗来称呼朋友。诗人与友人同为楚人,故称友人为楚客,以表达对友人的亲切感情。江上秋风吹动树木,发出萧索的声音。“楚人”指周明宇,“江树”即长江上的树木,也暗指周明宇所到之地。“正秋风”既点明了节候,又暗示了友人即将离乡远去的悲凉心情。

颔联“淮阳多旧国,沧海有遗民”,写友人即将远行的目的地。淮阳,古地名,今属河南省项城县,这里借指友人将要赴任的地方。淮河之阳,就是河南、安徽交界一带。这里有许多古国的遗迹,许多遗民流落异域他乡。“旧国”,指古时的国土。“遗民”,指中原的百姓。这里借指友人将要任职的扬府所在地扬州。扬府,又称江都县令署,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多”,是数量词,“遗民”指遗民百姓。“有”,是动词,“旧国”指古时的国土,“遗民”指中原的百姓。“多”字和“有”字在这里都是泛指,没有明确数目。“旧国”指古时的国土,“遗民”指中原的百姓。“多”字和“有”字在这里都是泛指,没有明确数目。“旧国”,是指古时的国土;“遗民”,是指中原的百姓。“多”和“有”都是表示存在的意思。这两句是借用古人的典故。淮南王刘安,曾招纳宾客游士数百人,他们常在一起谈论神仙之事。后来刘安被朝廷处死,他的门客大多流落江南。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友人即将离开故乡到远方任职的感慨之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家乡的关切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友人远行的支持与鼓励。

颈联“一官何足道,四海正思君”,“一官”,是指一个小小的官职。“何足道”,意思是说一个小小的官职不值得一提。“四海”,指的是全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小小的官职算不了什么,而国家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诗人用“正思君”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注和思念之情。“正思君”是指正在思念着你,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尾联“请君看吴越,憔悴见风尘”,这两句是借用古人的典故。吴越,是指古代的吴国和越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看一看吴越地区的人,他们因为战乱而变得憔悴不堪。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注和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注和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支持与鼓励。

全诗情感真挚、深沉;结构严谨、完整;语言质朴自然、流畅优美;意境广阔、深远。它既是一首惜别之作,又是一篇抒情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