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虎行

我闻虎为百兽尊,长啸风声振林木。冯妇往矣卞庄远,谁哉致此驰京国。
国中观者日旁午,传闻贡自汝王府。朝来策马出郊原,奇绝此生称快睹。
彩茵文槛双阑干,苑门守者皆中官。日食一羊未为乐,咆吼直欲趋巑岏。
目光悬镜蹻难狎,张牙奋爪试骄踏。蓄威尚有负嵎势,一怒千人为废怯。
豢养不知今几春,猛悍牢笼当已驯。御此或有黄公术,化后孰辨牛哀身。
间关水陆渺何许,置身直拟上林里。络绎应飞传道尘,光荣二鸟宁堪比。
帝阍可望不可呼,欲献不献还踌躇。逍遥未及轩中鹤,局蹐宁如辕下驹。
异物圣世匪所玩,养虎况复自遗患。旅獒谁续宝贤书,天马谩侈清庙赞。
君不见凤凰来郊麟在薮,虎豹长驱远中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虎行》是明朝诗人王弘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描写虎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一种雄壮的气势和威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本能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我闻虎为百兽尊,
    长啸风声振林木。
    冯妇往矣卞庄远,
    谁哉致此驰京国。
    国中观者日旁午,
    传闻贡自汝王府。
    朝来策马出郊原,
    奇绝此生称快睹。
    彩茵文槛双阑干,
    苑门守者皆中官。
    日食一羊未为乐,
    咆吼直欲趋巑岏。
    目光悬镜蹻难狎,
    张牙奋爪试骄踏。
    蓄威尚有负嵎势,
    一怒千人为废怯。
    豢养不知今几春,
    猛悍牢笼当已驯。
    御此或有黄公术,
    化后孰辨牛哀身。
    间关水陆渺何许,
    置身直拟上林里。
    络绎应飞传道尘,
    光荣二鸟宁堪比。
    帝阍可望不可呼,
    欲献不献还踌躇。
    逍遥未及轩中鹤,
    局蹐宁如辕下驹。
    异物圣世匪所玩,
    养虎况复自遗患。

  2. 诗歌赏析

  • 诗中“虎为百兽尊”表现出虎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严,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 “长啸风声振林木”描绘了老虎长啸时产生的震撼效果,增强了其雄壮的形象感;
  • “日食一羊未为乐”反映出虎虽然凶猛,但人们更关注它的勇猛与壮观;
  • “咆吼直欲趋巑岏”进一步强调了虎的咆哮声势,让人感到震撼;
  • 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养虎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担忧和忧虑,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1. 作者简介
  • 王弘诲,明代诗人,字少传,号忠铭。他出生于广东琼州定安,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的进士。王弘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在当时有着较高的评价,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态。

《观虎行》不仅仅是一篇描绘虎的诗歌,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王弘诲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矛盾的关注。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弘诲的文学风格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