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潘光禄母七十

使君谒帝来燕甸,九重亲视尚方膳。
汉宫新袖玉桃回,言向瑶池展春宴。
瑶池阿母寿古稀,年年青鸟衔云飞。
筹添海上恩光渥,舞罢花间昼锦辉。
即见潘舆趋禁闼,肯夸莱彩恋庭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潘光禄母七十》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宫廷庆寿的盛景。通过使君谒帝来燕甸,九重亲视尚方膳等描写,不仅表现了天子对潘光禄母亲的尊崇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尊贵。

诗中“使君谒帝来燕甸,九重亲视尚方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皇帝亲自接见潘光禄母亲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潘氏的极大尊敬,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尊老敬贤之风。而“汉宫新袖玉桃回,言向瑶池展春宴”则用华丽的辞藻形容宴会的丰盛和盛大,暗示了宴会中歌舞升平、欢声笑语的气氛。此外,诗中的“筹添海上恩光渥,舞罢花间昼锦辉”以及“即见潘舆趋禁闼,肯夸莱彩恋庭闱”,不仅赞美了潘光禄母高寿且有福气,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其家庭和睦与社会地位的羡慕之情。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年长者的态度和尊重。

在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王弘诲作为明代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对《寿潘光禄母七十》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宫廷文化和礼仪制度,还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寿潘光禄母七十》不仅是王弘诲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宫廷文化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