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寄伦右溪

云谷初开越秀边,苍榕丹荔郁森连。
山灵已许吾为主,天下争如子爱贤。
世外观棋应有日,松根煨芋到何年。
从今喜学栖霞相,杖挂红霓帽顶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谷寄伦右溪》是明代王渐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王渐逵,字用仪,号青萝子,明代广东番禺人。他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的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因对朝政不满而辞官归隐,后有诏请他养病,但他在家中养病超过三年后未被重新聘用。他著有《青萝集》二十卷。
  • 文学贡献:王渐逵的诗歌创作以七言律诗为主,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
    云谷初开越秀边,苍榕丹荔郁森连。
    山灵已许吾为主,天下争如子爱贤。
    世外观棋应有日,松根煨芋到何年。
    从今喜学栖霞相,杖挂红霓帽顶天。
  • 译文:《云谷寄伦右溪》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还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1. 主题思想及文化背景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云谷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思想。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文化背景:在明代,文人墨客普遍崇尚自然,强调个人修养与内心境界的提升。王渐逵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王渐逵的《云谷寄伦右溪》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人生哲思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