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篮舆远入芝畦苑,竹浒微通燕子家。
午夜亭台看渡月,清秋帘幕见飞花。
主人静后调驯鹤,童子闲来扫落霞。
廿载旧游何所有,只将诗句答平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在成都作客期间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首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描绘了成都的春景和时间的变化。这里的“锦江”指的就是流经成都的锦江,春天的锦江景色十分美丽,而“玉垒浮云”则形容了成都地势高耸如玉垒,天空中的浮云变化无穷。这两句诗展现了成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岸绿杨堪白头。”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锦江边上看到的美景。“映阶碧草”指的是青草映照在台阶上,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隔岸绿杨”则是指两岸的杨柳树,它们在春天里显得格外茂盛,甚至让人有些发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颈联“花落水声浑欲死,春深雨色正苍茫。”“花落水声浑欲死”描述了春天里花落的声音,仿佛连水都听得出来。而“春深雨色正苍茫”则描绘了春天雨水带来的朦胧感,给人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

尾联“登楼漫望人如蚁,走马观花不待人。”“登楼漫望人如蚁”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时,看到的人群中的人如同蝼蚁一般密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群的观察和感叹。而“走马观花不待人”则意味着在欣赏风景时,人们往往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停下来细细品味周围的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成都的自然风景和历史变迁,展示了杜甫对成都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