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有怀伦右溪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
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
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殷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
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
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去年忆今夕,叱咜千壶倾。
激歌动神鬼,豪气溢斗星。
为乐不再得,离合难重盟。
空山为惆怅,黯黯玄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楼有怀伦右溪》是明代诗人王渐逵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
    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
    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
    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
    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2. 作者简介:王渐逵,字景文,号梅坡,明朝诗人、书法家。他生活在明代中期,以其文学成就而广为人知。王渐逵在诗歌创作上涉猎广泛,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的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

  3. 诗歌鉴赏:此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之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首句“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便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又执着的氛围,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回望过去的岁月,却只见到风尘和云山。这种景象既显得空旷又充满哲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接着,“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比楼前的月光与楼中的人影,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4.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如“云山渺吴越”,暗示了诗人心中的遥远和不可及,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在艺术手法上,王渐逵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全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登楼所见之景的描述,层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诗人通过登楼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深沉又有细腻,体现了王渐逵作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王渐逵的《登楼有怀伦右溪》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也传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人们去感受那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共鸣。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