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行

凤楼翼翼开天居,故老相传百载余。
过客遥看黄幄座,侍臣长奉紫泥书。
碧窗齐临石睥睨,朱栋或画金龙鱼。
呜呼成祖劳开创,金扉翠牖何雄壮。
八圣龙飞抚御床,千官虎拜瞻仙仗。
今皇有道如先皇,垂衣日日开明堂。
祝融胡为太亡赖,炎火顷刻令飞扬。
雷霆云雨尚不息,人力何以施刚强。
玉陛千寻碎如雪,千人万人争吐舌。
大内深严孰敢窥,九陌惟闻栋梁折。
蓬莱双阙中天起,射日雕甍倏然毁。
白头内监难走藏,红颜宫女多焚死。
御柳宫花赤焰中,金舆玉座寒灰里。
古今灾变那有常,成汤旱魃尧洪水。
天意由来本至仁,朝廷岂乏皋夔臣。
即今修省行何政,旅客心劳日问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楼行》是一部明代的七言古诗,由明代王稚登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下面对《凤楼行》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凤楼行》是明代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王稚登(1535—1612),字伯毂,江阴(令属江苏省)人,后移居苏州。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深受读者喜爱,并且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2. 诗作内容:《凤楼行》描写的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人民生活的状况。诗中通过描述皇宫的建筑和御花园的景象来反映当时皇权的奢华与腐败。同时,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人民的痛苦。
  3. 艺术手法:《凤楼行》在艺术上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其中,通过对比古代的辉煌与现实的苦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4. 社会影响:《凤楼行》不仅是王稚登个人的杰作,更是明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启示了人们对于权力、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凤楼行》作为明代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王稚登这位伟大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