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羡独往,茅屋住山坡。
蜡屐看鸣鸟,浮觞坐浅莎。
薜萝罥僧锡,麋鹿骇樵歌。
我亦岩栖者,藏书近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怀羡独往,茅屋住山坡。
蜡屐看鸣鸟,浮觞坐浅莎。
薜萝罥僧锡,麋鹿骇樵歌。
我亦岩栖者,藏书近若何。
《题惠坡》:幽居之思与自然共鸣
王立道的《题惠坡》,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的古诗。诗中以“幽怀羡独往,茅屋住山坡”开篇,描绘了诗人独自隐居在山间茅屋的景象。他居住在山边,四周静谧,没有喧嚣,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鸟儿的鸣叫。
诗中的“蜡屐看鸣鸟,浮觞坐浅莎”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穿着木屐走在小路上,聆听树上小鸟的歌唱,坐在浅沙上品一杯清酒。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
“薜萝罥僧锡,麋鹿骇樵歌”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里的“薜萝”指的是绿色的藤蔓植物,缠绕着寺庙的僧人的法器。而“麋鹿”则是山林中的野生动物,它们受到惊扰,发出惊恐的叫声。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向往。
最后一句“我亦岩栖者,藏书近若何”,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不仅是一个隐士,也是一个学者。他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这些都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通过这首诗,王立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题惠坡》是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作品,它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成为了我国古代田园诗歌中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美和精神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