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长陵陪祀

长陵西接黄花镇,白雪苍岩夜色遥。
阴殿衮龙犹在目,往时松柏已干霄。
总闻一怒风尘起,想见千官迁次朝。
怅极两京兴废事,小山何意起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日长陵陪祀》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善夫,明代诗人,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见长。郑氏在明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其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至日长陵陪祀》作为郑善夫众多诗歌作品中的一篇,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2. 诗歌原文
    长陵西接黄花镇,白雪苍岩夜色遥。
    阴殿衮龙犹在目,往时松柏已干霄。
    总闻一怒风尘起,想见千官迁次朝。
    怅极两京兴废事,小山何意起渔樵。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长陵的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首联“长陵西接黄花镇,白雪苍岩夜色遥”描绘了长陵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颔联“阴殿衮龙犹在目,往时松柏已干霄”则进一步描绘了长陵的历史遗迹,展现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颈联“总闻一怒风尘起,想见千官迁次朝”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动荡时期的敏感和思考。尾联“怅极两京兴废事,小山何意起渔樵”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状衰落的对比,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至日长陵陪祀》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也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