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琴泉宗长六十

七尺焦桐一脉泉,高情妙契已多年。
此泉直遣作春酒,百岁陪君调素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琴泉宗长六十》是一首明代诗人王立道所创作的祝寿诗,以描绘琴和泉的美丽景象来表达对宗长的深深敬意与祝福。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寿琴泉宗长六十》的原文如下:“七尺焦桐一脉泉,高情妙契已多年。此泉直遣作春酒,百岁陪君调素弦。”
  2. 诗歌鉴赏:《寿琴泉宗长六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宗长的敬仰之情。诗中“七尺焦桐一脉泉”形象地表达了琴的高洁、坚韧与清澈,而“高情妙契已多年”则展示了宗长深厚的情感和艺术修养。最后一句“此泉直遣作春酒,百岁陪君调素弦”,将泉水比作可以酿成美酒的佳酿,寓意着宗长能够像调制美酒一样调和各种人际关系,享受长寿与幸福的生活。
  3. 文化背景:这首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朝,那时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敬爱之情。同时,在中国文化中,水常常被赋予生命的象征意义,如“清泉石上流”等诗句都表达了水的纯洁与坚韧。
  4.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寿琴泉宗长六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它不仅是一首祝寿诗,更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琴和泉的描绘,王立道表达了自己对宗长高尚品德和深厚情感的认同和尊敬。
  5. 社会影响: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间的诗词交流不仅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交方式。王立道的这首诗通过祝寿的形式,加深了与宗长之间的感情联系,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

《寿琴泉宗长六十》不仅是对宗长美好品格的赞颂,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