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全翁掌教常熟

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
词华荡文士,章句老经生。
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
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
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
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
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
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
忆昔安国子,苏学卓有声。
先生富道德,弟子多循循。
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伫看春风满,桃李罗前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全翁掌教常熟》是一首反映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期待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师在教育领域的辛勤工作和崇高地位。下面将对这首诗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全翁先生的敬仰之情。全翁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教育事业上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和同行的尊敬。
  2. 诗的主题思想:诗人通过描绘全翁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深敬意。他认为,尽管社会竞争激烈,但教育的价值不应被忽视。全翁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对全翁先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教育者形象。同时,诗人也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4. 历史影响:虽然无法确定《送全翁掌教常熟》的具体创作时间,但它无疑是常熟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首诗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教育状况的窗口。

《送全翁掌教常熟》不仅是一首赞美全翁先生的诗作,更是一首反映了当时教育现状和文人心态的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