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心菊号诗

仙家近住城东陌,种菊依稀五柳宅。
采药名山去不还,花间空复留仙迹。
遗方入枕传后人,三折成名若有神。
秋园寂寞多霜露,相对时时泪满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施心菊号诗》是明代著名诗人王立道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仙家近住城东陌,种菊依稀五柳宅。采药名山去不还,花间空复留仙迹。”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意境,其中“仙家”指的是隐居者,而“城东陌”则暗示了他们居所的位置。
  • 译文:仙家(隐居者)居住在城东的小路上,种植菊花的样子如同五柳先生(陶渊明)一样自在。虽然常常前往名山采药,但总是未能归来,只在花间留下一些仙迹。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作者:王立道,字懋中,明代常州府无锡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其诗文作品多达607篇,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创作背景:《施心菊号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这首诗应是在作者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诗歌赏析
  • 主题:这首诗以“仙家”为主题,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艺术手法与特色
  • 象征与隐喻:诗中的“仙家”、“五柳宅”、“名山”等元素,不仅仅是实指,更带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隐士的生活、自然的美好等。
  • 情感真挚: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思。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施心菊号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评价:历代学者对此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施心菊号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明代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