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鹅湖文宗书院内塑朱晦翁吕东莱二陆先生旧院惟存遗址院傍有鹅湖寺甚伟

周室东迁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
天生贤圣岂偶然,扶植纲常在删述。
鹅湖书院傍铅山,二陆东莱皆特立。
晦翁大会鹅湖前,至今议论昭奎璧。
义利堂堂判两途,毫厘之差分舜蹠。
德性工夫归执中,学问兼该务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约共亲密。
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额。
我昔闻名深慕之,平生愿游今始获。
徘徊荒址认残碑,惟见鹅湖寺门辟。
始知异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叹息。
安得佛老尽销除,世宗孔氏无回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鹅湖之友》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同时代的学者、诗人陆九渊等在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所撰写的论文集。该书共收录了32篇论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朱熹在鹅湖之友中提出了“理”、“气”的概念,并且强调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的重要性。而陆九渊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心学,在他的思想体系里,“心即理”,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根本,也是宇宙的本质。

两人的观点虽然不同,但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的思想在南宋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并且成为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陆九渊的心学则成为后来程朱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鹅湖之友》是宋代学术思想的一个缩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