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春矜断雨,将夕敛重阴。
谷口延西爽,云光敞半林。
樵归依曲曲,鸟宿渐深深。
药市虚城郭,归人阻碧岑。
将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夫之并非以《将夕》为名创作文学作品,而是以船山先生身份留下了《姜斋诗话》和多部其他著作。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唯物论者,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王夫之自幼跟随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与反清起义,晚年则隐居于湘西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王夫之在哲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南窗漫记》等都是他在治学之余创作的诗歌理论著作,合称为《姜斋诗话》。王夫之的诗论不仅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同样展现了他深邃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如“馀春矜断雨,将夕敛重阴”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哀愁以及对雨后宁静的珍惜。王夫之不仅擅长写景,他的诗歌中也蕴含着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深度。
《将夕》并不是王夫之的作品。王夫之以其丰富的学术成就和深邃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思想境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