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新晴

昨宵弦上晴天月,人日青开媚景烟。
柳带小吹摇露颗,红芽纤出破苔钱。
胜常难问求凰意,怀旧空吟落雁篇。
为恼新莺惊午睡,不容梦蝶驻华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新晴’ —— 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的抒情诗作

在文学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今天,我们来谈谈陈恭尹的《人日新晴即事》。这首诗是他在清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描绘新晴天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主。

“昨宵弦上晴天月,人日青开媚景烟。” 诗的开篇,他用“晴天月”来比喻月亮挂在晴朗的天空,而“媚景烟”则形容美丽的景色如轻烟般飘渺。通过这两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柳带小吹摇露颗,红芽纤出破苔钱。”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更具体的自然景观,描写了微风中柳枝摇曳、露珠滚动的生动场景,以及春芽冲破泥土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胜常难问求凰意,怀旧空吟落雁篇。” 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在这里,“求凰”和“落雁”都是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哀愁。通过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感悟与历史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为恼新莺惊午睡,不容梦蝶驻华年。” 诗人用新来的黄莺声扰打断了午睡,让梦境无法停留。这句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焦虑或期待。

《人日新晴即事》作为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它不仅是陈恭尹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