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冬尽

烟笼残月。遮屋五更霜似雪。小爱东窗。逗漏玻瓈数点黄。
梅风疏缓。冻蝶乍苏幽砌暖。生怕春生。生雨生风困早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冬尽》是明代诗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和节气的变化。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之际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被尊称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清易代时期的遗民,对明亡后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词作原文
  • 烟笼残月。遮屋五更霜似雪。小爱东窗。逗漏玻瓈数点黄。
  • 梅风疏缓。冻蝶乍苏幽砌暖。生怕春生。生雨生风困早莺。
  1. 词作背景
  • 该词创作于冬至之时,这是中国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冬季的开始和寒冷的加剧。在冬至这一特定时节,王夫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冬日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 艺术特色
  • 《减字木兰花·冬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日的景致和人们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冬日严寒气候的感受以及对季节更迭的观察。
  • 词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如“烟笼残月”、“霜似雪”、“梅风疏缓”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词汇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和诗意。
  1. 文化价值
  • 《减字木兰花·冬尽》不仅是王夫之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观念和自然哲学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和顺应,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减字木兰花·冬尽》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