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知不远,渐见石门烟。
曙色寒山外,秋风古渡前。
潮声归曲海,流水入平田。
便欲呼渔父,芦中人尚眠。
石门晨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门晨渡》的诗韵与意蕴
《石门晨渡》是明朝诗人王邦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黎明时分,在秋日的古渡口,作者眺望着远方的家乡,感受到一种既遥远又亲切的情感。
“乡关知不远,渐见石门烟。” 诗句中,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描绘出了一幅清晨的景色。他看到的是,随着天色渐亮,家乡的身影也渐渐变得清晰可见。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曙色寒山外,秋风古渡前。”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之中。“曙色”和“秋风”两个词,不仅赋予了诗歌以浓厚的季节感,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深度。这种景象的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眼中的世界,既有宁静的美,也有深邃的意蕴。
“潮声归曲海,流水入平田。”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声音和流水的元素,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潮声”“流水”不仅是视觉上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石门晨渡》是一首简短的五言绝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更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