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居酬震生见讯

一时贫病两相亲,造化仁人亦太深。
传得验方难致药,凭将耐性强持心。
且教痛苦消前业,漫托幽闲理旧吟。
过日午云秋热减,寺僧迟尔一追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居酬震生见讯》是明代诗人王邦畿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细致的介绍:

  1. 诗作主题
  • 贫病相怜:《病居酬震生见讯》开篇即点明了其主题——贫困与疾病的双重煎熬使得作者与友人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遭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 造化仁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造化仁人”的感慨。这里的“造化”指的是自然和命运,而“仁人”则指那些有情有义、乐于助人的人们。王邦畿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在人生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是多么的重要。
  1. 诗意赏析
  • 耐性强持心: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苦难时的精神风貌。它不仅表明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也体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境界。
  • 痛苦消前业:诗中的“且教痛苦消前业”,意味着通过克服眼前的困难,可以净化心灵,去除过往的罪孽。这种表达方式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
  • 漫托幽閒理旧吟:结尾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通过“幽閒”二字,诗人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王邦畿巧妙地将个人境遇与大自然的景象融为一体,如“过日午云秋热减”等句子,不仅展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视觉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如“传得验方难致药”,这里的“药”不仅仅是治病的良方,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
  • 情感真挚:整首诗情感真挚,没有过多的雕琢,字句朴实却意味深长,能够直接触及读者的心灵,这是王邦畿诗歌艺术的一大特点。

王邦畿的《病居酬震生见讯》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困苦生活的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