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陈淳过访

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
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
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
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陈淳过访》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展示了一个文人对友人的深情款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下是关于《清明日陈淳过访》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1470年11月28日,卒于1559年3月28日,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他以诗文闻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 诗全文为:“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与陈淳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心情。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清明日陈淳过访》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艺术功底,其诗作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悠远而清新脱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与陈淳的相遇,诗人表达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对生活的热情。
  •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是文征明个人才华的体现,同时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尚。

《清明日陈淳过访》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也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