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镇望滁州诸山

东葛城头晓月残,乌衣镇上水潺潺。
偶来下马三家市,先见环州百里山。
道路重经浑不记,人情未远尚相关。
旧游最是西南胜,拟办青鞋一醉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乌衣镇望滁州诸山》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文徵明(1470―1598),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的文人、画家和书法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中四子”,在绘画领域有极高的成就。
  1. 诗歌原文
    东葛城头晓月残,
    乌衣镇上水潺潺。
    偶来下马三家市,
    先见环州百里山。
    道路重经浑不记,
    人情未远尚相关。
    旧游最是西南胜,
    儗办青鞋一醉攀。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诗中的“东葛城头晓月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美感。同时,“乌衣镇上水潺潺”则展现了小镇的恬静生活。
  • 情感真挚:“偶来下马三家市,先见环州百里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厚感情的真挚流露。通过简单的动作描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怀念。
  • 哲理意味:“道路重经浑不记,人情未远尚相关。”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淡忘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 艺术表现:整首诗用词精炼,结构严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美好回忆。
  • 文化价值:《乌衣镇望滁州诸山》不仅是文徵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江南地区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的真实写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乌衣镇望滁州诸山》不仅展示了文徵明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