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垣多献纳,西蜀此经营。
四面穷输粟,三年未息兵。
济时心益壮,顾内意全轻。
试看瞿塘水,如何出闼情。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是明代诗人方献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方献夫(约1486—1541或1544)是明代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善文名世。他的作品在古代文学中享有较高声誉,其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志向和理想的追求。方献夫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全文如下:
禁垣多献纳,西蜀此经营。四面穷输粟,三年未息兵。济时心益壮,顾内意全轻。试看瞿塘水,如何出闼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边疆战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危的关注。诗中提到“禁垣多献纳”,意味着朝廷内外的献言献策很多,而“西蜀此经营”则表明这些献言献策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四面穷输粟,三年未息兵》进一步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现实,“四年未息兵”暗示战争的持续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济时心益壮,顾内意全轻”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机时的坚定立场和责任感。“试看瞿塘水,如何出闼情”则是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瞿塘峡位于四川东部,是长江三峡之一,诗中的“如何出闼情”寓意着国家能否走出困境,恢复繁荣。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忧虑与希望的诗歌,也是方献夫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精神,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个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