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追先阁宴两宫应制

一朵红云五尺天,瑶池金母坐琼筵。
杯分瑙瓮擎香露,树簇琪花拥瑞烟。
日月丰碑开照耀,水风仙乐奏流连。
钦天法祖吾皇事,长奉慈颜祝万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钦天追先阁宴两宫应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方献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下面,将更深入地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1. 诗歌原文解析
  • 诗句解读:这首诗的开头“一朵红云五尺天”形象地描绘了宴会场景中的壮丽景象,其中“红云”暗喻皇帝的权威,而“五尺天”则形容宴会的盛大与神圣。接下来的“瑶池金母坐琼筵”则是对宴会中仙乐飘飘、仙境般的氛围进行了描绘,这里的“瑶池金母”象征着尊贵与神秘。
  • 意象运用:诗中的“杯分瑙瓮擎香露”,“树簇琪花拥瑞烟”,以及“日月丰碑开照耀,水风仙乐奏流连”,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寓意着皇权的神圣和国家的繁荣。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皇室的无限敬仰和对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颂扬。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
  1. 作者简介
  • 方献夫的生平:方献夫(1485-1544),初名献科,字叔贤,南海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及政治家,曾任吏部尚书等职,后因连被弹劾而引退。
  • 文学成就:方献夫不仅在政治领域有卓越贡献,他在文学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精易学,解《易》以象数为主,兼采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他的《西樵遗稿》等作品广为流传。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钦天追先阁宴两宫应制》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表现力。方献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宫廷生活的华丽展示,巧妙地结合了现实与想象,使诗歌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不失高雅的艺术品味。
  • 文化内涵:此诗不仅是对皇家宴席场面的描写,更是对古代天命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对于爱好诗歌的读者来说,深入了解这首作品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明代文化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案例,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

《钦天追先阁宴两宫应制》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是方献夫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