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独酌

云水人间有此堂,秋来景物引杯长。
天光上下还谁会,鹤影连翩对我狂。
两径黄花擎晚节,几茎青竹蔼朝阳。
醉来一枕南窗下,鸣瑟无弦不用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草堂独酌》是明代方献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唐代杜甫所作。该诗描绘了诗人在成都草堂中独自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草堂独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如下所述:

  1. 创作背景
  • 《草堂独酌》是明代方献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仅知作者名为方献夫。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草堂独酌场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诗中通过观察蜜蜂粘絮和蚂蚁上枯梨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喜爱和对尘世纷争的超然。
  1. 艺术特色
  • 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草堂独酌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 杨伦评价此诗“大手笔人偏善状此幽微之景”,表明诗歌在描绘细节方面的高超技艺。
  1. 文化影响
  • 《草堂独酌》作为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

《草堂独酌》不仅是一首描绘诗人独酌场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