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曲江

稍稍沧江曲,亭亭日向低。
舟人方利涉,客子未安栖。
度鸟冲山带,飞凫踏水梯。
引杯观物性,不惜醉如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曲江》是明代文学家庞嵩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曲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庞嵩,字振卿,明代广东南海人,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后以老罢,年仅五十。
  1. 作品原文
    百折溪流赴此江,远山巍耸近山降。
    花光夹道仍侵旆,酒气迎风漫启缸。
    矿寨每勤三度计,疲颠谁仗一肩扛。
    治中况已专城任,老凤丹雏尚愧庞。

  2. 诗歌内容分析

  • 自然景观描写:诗中“百折溪流赴此江”,“远山巍耸近山降”描述了曲江两岸的山峦景色,给人以壮阔之感。“花光夹道仍侵旆”,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簇拥在道路上的景象,增添了诗中的生机与活力。
  • 社会现实反映:诗中提到的“矿寨每勤三度计,疲颠谁仗一肩扛”反映了当时矿业的艰辛与矿工们的辛劳。而“治中况已专城任,老凤丹雏尚愧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位的自豪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1. 艺术风格
  • 《过曲江》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著称。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 历史影响
  • 《过曲江》作为明代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当地乃至更广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文化。
  1. 文化价值
  • 《过曲江》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诗中内容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明代社会的风貌、政治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过曲江》是一首集自然美与社会实为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慨。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