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沅水驿》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是其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浙江馀姚人,明朝著名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均有卓越成就,尤其在平定叛乱和治理地方上有显著表现。他的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主张从内省中寻找真理,而非向外物探求。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作品原文与注释:《沅水驿》的全文为:“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诗中通过具体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例如,“远客日怜风土异”表达了对异乡风土的羡慕与留恋;“楚水无情只自流”则表达了对自然界恒常不变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气质。
  3. 作品赏析:《沅水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在王守仁看来,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中的“楚水无情只自流”便体现了这种观点,即一切事物都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它们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反映了王守仁对于事物本质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洞察。
  4. 创作背景与影响:王守仁的创作生涯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他的作品往往与其经历紧密相关。例如,在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的民变过程中,王守仁展示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貌。

《沅水驿》不仅是王守仁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王守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