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
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描绘了作者登山时的壮丽景象。他仿佛能够感受到炉鼎中升腾的热气,以及那凛冽的山风,这象征着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勇气。
颔联“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则转入了内心世界的描绘。尽管疾病缠身,但作者心中所思所感却与老朋友共鸣。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颈联“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进一步将自然景观和战争场面相结合。旌旗在北方向飘扬,而鼓角之声则仿佛来自遥远的东方。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世界格局的宏观把握。
尾联“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则是对整个诗句的总结和升华。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看法,认为一切似乎都未定,不如趁着夜晚的宁静,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不仅是王守仁诗歌创作中的佳作,更是他人生哲学和艺术修养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