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阁二首

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
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阁二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作者介绍
  • 王守仁,字安伯,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世称阳明先生。他不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孔、孟、朱、王之一,其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芙蓉阁二首·其一》: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
  • 《芙蓉阁二首·其二》:岩下云万重,洞口桃千树。终岁无人来,惟许山僧住。
  1. 作品赏析
  • 《芙蓉阁二首·其一》:“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青山时无法完全表达的思绪,转而寄托于明月之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则反映了诗人离开故乡后的生活状态,城市的喧嚣与繁忙让诗人再次踏上征途,马鞍上的风尘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芙蓉阁二首·其二》:“岩下云万重,洞口桃千树。”此句通过描绘洞口桃花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终岁无人来,惟许山僧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烟稀少的山林的喜爱,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

《芙蓉阁二首》不仅是王守仁诗歌创作的佳作,更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王守仁的文学才华,还能够对其哲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