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旧文献,世业喜联芳。
书积数千卷,门开半亩塘。
天光朝鉴满,灯影夜窗凉。
未许终嘉遁,还应入帝乡。
题临清书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绂的《题临清书屋·君家旧文献》是一首描绘书房景象与诗人情感的古诗。
王绂,明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见长,尤其擅长枯木竹石的描绘,融合了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展现出一种挥洒自如、纵横飘逸的艺术风格。其《题临清书屋·君家旧文献》便是他这种艺术风格的典型展现。此诗不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书房画面,而且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绂的艺术追求和时代背景。
《题临清书屋·君家旧文献》通过细腻的文字描述了书房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门开半亩塘”形容了书房宽敞明亮的景象,而“天光朝鉴满,灯影夜窗凉”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夜晚读书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还传达出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对知识的追求。
王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句“未许终嘉遁,还应入帝乡”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及对未来的期许。这反映出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在那个文人墨客普遍追求隐逸的时代背景下,王绂的诗歌显然具有超越时代的独特意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世俗诱惑时不忘初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题临清书屋·君家旧文献》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示了王绂作为大画家兼诗人的艺术造诣。整首诗的结构清晰,起承转合分明,通过对书房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理想化的艺术空间。
王绂的《题临清书屋·君家旧文献》不仅是一首描绘书房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王绂作为画家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