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闻雁韵

灯残孤馆独醒醒,断雁那堪此际听。
老去情怀浑似水,年来踪迹尚如萍。
一天霜月飞何处,千里关山想宁馨。
料得豪家无此况,酣歌清夜对娉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次闻雁韵》是明代王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闻雁”作品。该诗创作于明朝,作者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是明常州府无锡人。

王绂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尤工画山水竹石。他隐居九龙山,有《王舍人诗集》留世。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灯残孤馆独醒醒,断雁那堪此际听。
老去情怀浑似水,年来踪迹尚如萍。
一天霜月飞何处,千里关山想宁馨。
料得豪家无此况,酣歌清夜对娉婷。

王绂通过这首七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又次闻雁韵》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即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敏感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