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樗林华先生

先生眼里虽无子,怀抱老年能自开。
令女素称闺阁秀,外甥尤具孝廉材。
一筇吟影梅边月,两屐行踪竹下苔。
别久令人想高致,雪中应拟泛舟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樗林华先生》是明代诗人王绂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和枯木竹石,其墨竹被称为“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

  2. 诗歌原文
    先生眼里虽无子,怀抱老年能自开。
    令女素称闺阁秀,外甥尤具孝廉材。
    一筇吟影梅边月,两屐行踪竹下苔。
    别久令人想高致,雪中应拟泛舟来。

  3. 诗歌解析

  • 先生眼里虽无子,怀抱老年能自开:这里通过对比先生的外表与内心,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的精神风貌。虽然外表可能看起来有些衰老或失去活力,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却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这反映出作者对人的深层次理解和尊重,认为人的内在价值并不受外在形象的限制。
  • 令女素称闺阁秀,外甥尤具孝廉材:描述了先生家庭中的两个女性,其中令女被称赞为有闺阁之秀,意味着她的品德和才能都很出众;外甥则被认为是有孝廉之才,即孝顺又有才能。这不仅展现了家庭的和谐美满,也反映了作者对家族成员的期望和赞赏。
  • 一筇吟影梅边月,两屐行踪竹下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一杖(筇)行走在梅花旁,影子投射在月光下,两双鞋子踏过竹林,留下了苔藓的痕迹。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
  • 别久令人想高致,雪中应拟泛舟来:表达了对先生长久未见的思念之情。在雪后的环境中,他计划泛舟而来,展现出一种闲适和从容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先生及其家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