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逸人还山

天高寒日莫,念念独还山。
绿树悬心远,孤云入望闲。
水流侵石榻,落叶拥柴关。
别后分遥想,诸峰杳霭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逸人还山》是明代著名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王恭的诗歌艺术,更蕴含着他对友情、归隐生活的深刻理解。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长乐(今属福建)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游历江湖后定居七岩山,成为一名隐居山林的长年樵夫20多年。王恭以“皆山樵者”自号,其诗风与林鸿相近,著有《白云樵唱集》和《草泽狂歌》。他的生平经历使他对自然的感悟尤为深刻,这种体验在其诗歌创作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送刘逸人还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艺术结晶。

  2. 诗作原文:天高寒日莫,念念独还山。 绿树悬心远,孤云入望閒。 水流侵石榻,落叶拥柴关。 别后分遥想,诸峰杳霭间。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描绘了友人归来的动人场景。首句“天高寒日莫”,便营造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傍晚时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四句,“绿树悬心远,孤云入望閒”、“水流侵石榻,落叶拥柴关”,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归来的无限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别后分遥想,诸峰杳霭间”,则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友人归山之后所处环境的美好想象。

  3. 诗作鉴赏:王恭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例如,诗中的“落日鹧鸪鸣”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更通过鹧鸪鸟的啼声,烘托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诗意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叫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依依不舍和深情厚谊。

《送刘逸人还山》不仅是王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质朴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深入了解和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