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台江

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
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
山回川夜月,𤠔怨海云秋。
寂寞屠龙事,台空江自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泛台江》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夜泛台江》
    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
    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
    山回川夜月,𤠔怨海云秋。
    寂寞屠龙事,台空江自流。
  2. 作者简介
  • 王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生于长乐(今属福建),是“闽中十子”之一,诗风与林鸿相近。他以儒士的身份参与了编修《永乐大典》,后因不满官场而弃职归乡,并隐居七岩山。
  1. 主题思想:《夜泛台江》通过描写夜晚江边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失落。首联“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夜晚江景图,给人以沉思的空间。接着,“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则描绘了主人宴饮的情景,但这种欢乐似乎被接下来的诗句所掩盖,“山回川夜月,𤠔怨海云秋”透露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寂寞屠龙事,台空江自流”更是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暗示着历史的兴衰和人物的变迁,以及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2. 艺术风格
  • 在形式上,《夜泛台江》遵循传统的七言绝句格式,每句七个字,共五联。其用词简练且意象生动,如“潮满合沙洲”、“山回川夜月”等,都极具画面感。同时,王恭善于通过对比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如将“𤠔怨海云秋”与“寂寞屠龙事”相联系,既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也暗含了对现实无奈的态度。
  1. 文化意义:《夜泛台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王恭身处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夜泛台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