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曲

霜叶冷飕飕,鸦啼井上楼。
辘轳哀响断,蟋蟀夜深愁。
绣被兰香灭,银筝雁影流。
相思红烛尽,敲碎玉搔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寒曲》是明朝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王恭,明朝的文学家,其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仅凭现存的几首诗作,可以略见一斑。他的创作体现了对时事的深刻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
  2. 诗歌原文:霜叶冷飕飕,鸦啼井上楼。辘轳哀响断,蟋蟀夜声愁。绣被兰香灭,银灯桂影流。相思红烛尽,歊碎玉搔头。暮秋太常峰扫松楸 迢递孤里,含情对古丘。苔碑空鸟迹,山叶带猿愁。野烧泉门夕,寒花陇树秋。临风一浇酒,回首泪双流。梅江送林中洲归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从“霜叶冷飕飕”到“蟋蟀夜声愁”,再到“相思红烛尽”,诗人的情感层层推进,将读者带入一个凄清而又美丽的秋夜之中。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也显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手法。例如,通过使用“斗帐”、“重茵”等词汇,诗人不仅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沉重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豪门子弟的不满与批判。

《夜寒曲》不仅是明朝王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